陽台種菜總失敗?4訣竅教你在家種出美味蔬菜 | 陽台種植

首頁新聞陽台種菜總失敗?4訣竅教你在家種出美味蔬菜陽台種菜總失敗?4訣竅教你在家種出美味蔬菜農傳媒20200209facebooklinetwitter只要把握幾項原則,自家的小陽台也能種出無農藥的美味蔬菜。

(圖片來源/Pexels)內容提供/如果出版 文/岡本順孝在自家陽台打造一個無肥料菜園,雖然說不上簡單,但任何人都有辦法做到。

只要能通盤理解概念和知識,一定能成功。

接下來,想說明在陽台用盆器進行無肥料栽培的訣竅。

無肥料栽培不能依循一般的種菜規則,它自有一套方法。

首先,不要買大賣場裡那種已經含有肥料的土,因為這種土裡頭沒什麼無肥料栽培所需的必要微生物。

為了殺死土壤內的病原細菌,大賣場賣的土都事先經過消毒,這個舉動會導致微生物量減少。

雖然讓微生物變少的原因是高溫,而非農藥,但裡頭沒什麼微生物的土壤也不宜購買。

訣竅一:好土壤很重要!你需要準備的,是不含人工肥料的土壤。

什麼土沒有肥料?簡單來說,就是農家棄耕的農田。

由於是棄耕的農田,所以土壤中多半沒有肥料。

要順利栽培作物,土壤內必須含有腐植質,也就是有機物經過微生物分解後的物質,很可惜,這種土壤內沒什麼腐植質。

所以,我們得花點心力調整。

首先,為了讓空氣和陽光比較能進入土裡,土壤中要稍微混合一些蛭石及珍珠石。

再者,為了加強土壤的保水性及排水性,也要混入赤玉土、鹿沼土這種質輕且顆粒較大的土壤。

以上四者的比例是一:一:一:六。

這樣一來,就能打造出陽光、水和空氣得以進入的土壤。

這些物質都不含肥料,所以形成的也是無肥料的土壤。

這種土壤,只要用手握住,其中沒有水分的部分就會碎掉,和所謂的團粒化土壤很類似。

很多賣場及網站都買得到以上這些材料。

接著,將準備好的土壤放進盆器內,這個步驟也有個重點。

我們的目標是模擬自然界原本的土壤狀態,但有些人卻因為要加強排水,在盆器底部鋪石頭,這是很不自然的做法。

請挖挖看自然狀態下的土壤吧,沒有土壤的底部會鋪小石子。

種菜時,如果加強盆器底部的排水,土壤的保水性就會變差,變成如果不每天澆水,蔬菜就會枯萎。

所以,用盆器栽培蔬菜時,反而要在最底部填入保水性良好的土。

這種土只要使用住家附近的土即可,像是院子內原本就有的土或花崗岩風化土等。

如果找不到,大賣場也買得到。

接下來,再放入栽培用的土壤。

自然狀態下的土壤布滿了許多雜草根,這些雜草根經由微生物分解,會成為植物的養分。

不過,我們準備的土壤中,並沒有這些有機物的存在。

如果想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就必須供給它們食物。

所以,無肥料栽培會使用腐葉土。

所謂腐葉土,是枯葉經過微生物分解後形成的物質。

腐葉土不是肥料,植物無法立刻從中汲取養分,它必須經過分解,植物才能利用。

腐葉土在大賣場就能買到,但我們也可以自己做。

只要收集一些闊葉木的枯葉,加入水、米糠,然後放置三週左右即可。

或者,將院子內的枯葉集中在一個角落放著也行。

變得軟軟的枯葉也一樣可以使用。

將製作好的腐葉土混入土壤中,腐葉土與整盆土的比例,大約是一:十。

腐葉土在此的作用,就等於雜草根。

訣竅二:注意!菜苗間別留空隙按照以上步驟準備好土壤,就可以放入種子或菜苗。

這個步驟的重點是,種子或菜苗之間不要留有空隙。

人類會從土壤的量,自以為是地揣想可種出的蔬菜量,結果可能整個盆器只種一株菜苗,這麼做反而不利栽培。

只要觀察自然界就能發現,土壤上頭幾乎都會布滿植物。

用盆器種菜也一樣,事實上,土壤上頭也應該布滿植物,作物才會長得比較好。

盆內如果還有空間,還可以種豆科作物。

這種將可以互助的不同植物種植在一起的做法,即是所謂的「同伴種植」(Companionplanting)。

最後,在土壤表面散置一些腐葉土做為保護,既可避免陽光直曬,也能防止土壤乾燥。

訣竅三:通風、遮光是魔鬼中的細節好,這樣就布置完成了,但還要注意兩個重點。

一個是,盆器種植的生態與自然界土壤的狀態完全不同,盆器的周圍和下方都有熱源。

盆器如果擺在混凝土上,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