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神話與猴神哈奴曼 | 神猴哈努曼

印度教神話與猴神哈奴曼2017-01-4分類:故事黃偉雯2015年寶萊塢巨星SalmanKhan(沙爾曼.可汗)演了一部電影《BajrangiBhaijaan》,中文翻成《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又譯為《娃娃返鄉任務》),是一部關於一位印度教哈奴曼猴神的忠實信徒,費盡千辛萬苦跨越印巴邊境,護送六歲啞巴小女孩回巴基斯坦的感人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有兩件事的歷史可以探討,一個是猴神哈奴曼的信仰,一個是印巴邊境的衝突。

本篇想把主題放在與印度生活息息相關的印度教神話的討論之上。

(圖片來源)吠陀時代早期的神話起源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所謂的古文明的歷史是指「哈拉巴文化」(也是印度的本土文明)以及「阿利安文化」(又稱吠陀文化)。

哈拉巴文化位在印度河上游,以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及哈拉巴兩座城市文明最為著名,這兩座城市相距約640公里,具體位置是位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

這些城市文明的特色是已經有城市規劃,分成衛城(政教中心)及下城(工商與住宅),人口已經大約有三萬多人,這在距今約五千年前已經是相當大的城市。

約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歐亞草原的印歐民族受人口壓力進行大遷徙,其中一支阿利安人在西元前1750年進入印度河流域。

阿利安人初到印度時仍是遊牧生活,之後受到「哈拉巴文化」的影響,轉而進入農業生活。

西元前九世紀,他們獲得鐵製武器的方法,勢力擴展到恆河東部,並且往南伸入德干高原。

就在這段過程當中,外來的文化開始與印度本土文化發生交流並帶來衝擊。

阿利安人為了維持統治的優勢,避免與土著達羅毗荼(Dravidian)混雜,將社會分為阿利安與達薩,進而發展出影響印度數千年的「種姓制度」。

1947年印度獨立時,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表面上只要歧視不同種姓就是違法,但實際上它仍然是維繫印度社會基本運作與秩序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蘊。

在「吠陀文化」中,吠陀經成為印歐語系諸民族中最早的文學經典,它大約形成於西元前1700-500年,一共分成《梨俱吠陀》等四部經典,是祭神頌歌、咒文、祈禱文的彙編,作為認識阿利安早期文化的主要材料,同時也是將印度神話有系統的整合出最早神話信仰系統的開端。

《梨俱吠陀》。

(圖片來源)這段期間印度人崇尚自然多神信仰,眾神多為自然現象的神格化。

眾神之首是因陀羅(Indra),他本為帶領阿利安人進入印度河流域的英雄,死後將他神格化成為眾神之首。

在早期的吠陀神話當中,除了天帝因陀羅之外,另有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樓那、死神閻摩、太陽神蘇利耶及暴風神樓陀羅。

西元前五世紀出現一本名為《尼祿多》(Nirukta,又稱吠陀支)的書,是吠陀經的一本補充。

書中提到印度神話中的世界觀分成天、空、地三界。

天界是人類無法看到的地方,空界可以看得到的,而地界則是指大地。

三界的代表神分別是:水神伐樓拿、天帝因陀羅及火神阿耆尼。

吠陀時代晚期的印度教神話到了「吠陀文明」後期,印度人信仰從自然崇拜的吠陀多神信仰,轉而成為以思考宇宙本源與創造的婆羅門信仰。

雖然一樣是多神崇拜,但出現以主神為核心的趨向。

這段時期婆羅門教的系統已漸完備,無論是崇拜對象、祭祀禮儀還是教義哲理都已然構成印度傳統文化的核心。

三大主神毗濕奴(Vishnu)、濕婆(Shiva)及梵天(Brahma)在這段時間的確立,並取代了過去因陀羅等神話系統的地位,祂們從原來力量強大的主神變成次要的神,地位降低了一等,法力也有所削減。

這些印度神的故事在古老史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衍那》裡有許多的呈現。

其中最著名的「乳海翻騰」(TheChurningoftheOceanofMilk),又被稱為印度教的創世紀神話。

故事大意為在三大主神之下的印度神話體系,另有善神提婆(Deva)與惡神阿修羅(Asura)兩派。

在神的世界裡並非長生不老,因此創造之神梵天便與眾神協議,大家互相合作攪動象徵力量與生命泉源的乳海,讓乳海產生出能讓眾神長生不死的甘露(Soma)。

因此,眾神以須彌山為杵,毗濕奴化身為龜作為須彌山的底基,用來支持攪拌帶來的變動,七頭巨蛇那迦(Naga)當作轉動須彌山的繩索,然後提婆與阿修羅開始合力運轉攪動乳海,猴神哈奴曼據說也在一起幫忙攪動乳海的行列之中。

乳海在長期的攪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新生命,但也因為時間過久,乳海已經開始耗竭,可是甘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