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 ... | 神猴哈努曼

哈奴曼(हनुमत्;Hanuman),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擁有四張臉和八支手,解救阿逾陀國王子羅摩之妻悉多,與羅剎惡魔羅波那大戰。

胡適認為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陶淵明《歸去來辭》★★搜尋網羅,瀛海寰宇,奇文異事。

轉載原文,注明出處,美歸原創。

圖文引用:若涉侵權,敬請通知,立即刪除。

★★歡迎光臨★★20080602建立於雅虎20130928遷來隨意窩20170709停止貼文。

★★"文章中之照片,如未能顯示,請按文末,文章引用之網址,再按一下回上頁,照片即可正常顯示。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505130502胡適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文史(研究)哈奴曼(हनुमत्;Hanuman),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擁有四張臉和八支手,解救阿逾陀國王子羅摩之妻悉多,與羅剎惡魔羅波那大戰。

胡適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正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的“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古代文物與藝術展”(以下簡稱“高棉展”)可能是今年廣州最為“複雜”的一個展覽。

它不但有著相當可觀的展品數量——甄選柬埔寨國家博物館文物藏品80件/套,而且其內涵跨越了地理、歷史、宗教、神話等多個領域,如果不做點準備,難免看得一頭霧水。

  關於展覽中最值得討論的話題,可能要算“孫悟空”與“哈奴曼”的糾葛。

在關於此次展覽的本地媒體報道中,幾乎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展覽中展出的“神猴”哈奴曼“是中國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

事實真是如此嗎?  哈奴曼並非佛教形象在中國傳播可能性不大  首先看一下展覽中展出的“神猴”哈奴曼的詳細情況:  根據館方提供的資料,這件規格為15.5x13.0x3.5釐米、製作于吳哥王朝時期(西元12世紀晚期至13世紀早期)、巴戎風格的“神猴”來源應是茶膠地區。

資料稱:“在東漢初,印度佛教就已經傳入了中國。

隨著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文學上也同樣相互影響。

《西遊記》中的神猴孫悟空形象則是借哈奴曼的某些言行和性格特點,來鑄造一個敢於向惡勢力抗爭的典型形象。

柬埔寨這件“哈奴曼”神猴與我國的孫悟空同源、酷似。

這是各國間文化互相交流與影響的實例。

”  但是這種說法存在著一些明顯的漏洞,比如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說法:在中國傳播的眾多佛教故事中,雖然有選擇性地引入了一部分婆羅門教中的人物,卻尚未發現神猴哈奴曼的直接痕跡。

  在中國歷史上,佛教有著強大的民間影響,但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影響則幾乎為零,佛教僧人完全沒有任何去宣傳印度教神祇的理由和動機。

有專家指出,羅摩是毗濕奴的人世化身,這些天神和苦行者都是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及其弟子所著《大慈恩寺》中所排斥的“天門外道之神”。

因此,《羅摩衍那》中神奇的哈奴曼故事是不可能作為我國佛寺的宣講題材的。

高僧知之而不為,俗僧不知而無可為。

結果我國古代僧俗兩界對他的大號不識不知,沒有在談蔽、詩詞、戲劇、小說、偈語或變文中留下他的印跡。

  孫悟空和哈奴曼最早糾葛由胡適和魯迅而起  哈奴曼出現的時間確實比孫悟空要早1000多年,但這就能說明孫悟空是從哈奴曼來的嗎?從邏輯上來說顯然無法證明。

綜合各方資料記者發現,關於孫悟空是不是來源於哈奴曼,最早的爭論在兩位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大家——胡適和魯迅之間展開。

  根據學者的考證,最早提出孫悟空形象來源於哈奴曼的是著名學者胡適。

他在1923年的《西遊記考證》中,提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是孫悟空的根本。

他指出:“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

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倣造的。

”“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拉麻傳》裏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

”他認為,隨著佛教東傳中國,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大鬧無憂園的情節,就是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故事原型。

  但胡適之說一齣,就遭到了魯迅的反對。

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裏,堅持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的看法,認為孫悟空的形像是襲取淮渦水神無支祁。

無支祁是古代神話中的水怪,他的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而且力大無窮,常在淮水興風作浪。
<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