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備吸管,就是減塑愛地球?「環保文青風」的5大怪象 ... | 環保餐具 不環保

其實在所有塑膠的用料中,吸管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拋棄式餐具的配角,用料 ... 怪現象一:為了救海龜,要用更不環保的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環境保育自備吸管,就是減塑愛地球?「環保文青風」的5大怪象作者黃恩浩2019-10-08使用環保吸管究竟是為了彌補傷害海龜的罪惡感,還是為了滿足感覺環保的文青購物欲望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已成功複製連結你應該看過一張烏龜鼻子插入吸管的照片吧!這張照片喚起了國人對動物的憐憫心及同理心,要求政府應該認真禁塑,禁止所有人用吸管。

因此最近你去麥當勞、Starbucks、翰林茶館、手搖飲料店等,會發現飲料旁的塑膠吸管忽然都不見了!取而代之,出現一大堆新奇的創意。

其實在所有塑膠的用料中,吸管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拋棄式餐具的配角,用料量小到幾乎不值得一提,但因為吸管可是熱門關鍵字,一大堆綠色創業家看到商機,開始賣起了甘蔗吸管、紙吸管、PLA吸管、竹吸管、木吸管、矽膠吸管、玻璃吸管、不鏽鋼吸管、鈦金屬吸管等,甚至還有極致牛逼的純銀吸管,一時間市面上各種吸管材質百家爭鳴。

很多綠色工作者看到這種一窩蜂的怪現象都直搖頭。

在產業小聚裡,我們討論到各種「文青思維」──想要看起來環保,卻反而越不環保的離奇現象,決定票選出前五大我們覺得特別荒謬的怪象,一起反思,我們到底有沒有參透關鍵問題?怪現象一:為了救海龜,要用更不環保的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為了不使用塑膠吸管,我們「額外」買了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

這些替代品製造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後續是否能回收,是有疑慮的,不見得比較環保。

對了!還需額外購買「塑膠製」的清潔刷頭及收納盒等。

什麼?你說可以使用甘蔗、稻桿吸管?但每一支吸管又額外用「塑膠套」保護起來。

為了不要使用塑膠吸管,卻產生了更多塑膠製品,這是多麼諷刺。

我們究竟是為了彌補(不是自己)傷害海龜的罪惡感,還是為了滿足感覺環保的文青購物欲望呢?怪現象二:為了禁塑,一窩蜂把各種農業廢棄物添加到塑膠製品裡文青特別喜歡感覺很「天然」的東西,因此另一條創業路線,則是把所有原本以塑膠為主的製品,通通添加進農業廢棄物。

例如稻殼餐具、甘蔗吸管、咖啡吸管、葡萄吸管、竹吸管、蒲草吸管等。

之前的專欄文章〈面對生質材料的商機,我們的技術壁壘準備好了嗎?〉有討論過,很多塑膠製品的設計並不利於回收,例如含有無法分離的多種材料、干擾光學辨識的複合材料等。

因此塑膠製品在設計上若無法簡化或規範一致性,面對如此多樣化的塑膠材料及組合,目前的科技也只能束手無策。

因此回收塑膠會進焚化爐,這問題其實是反映的是現階段科技的限制。

現在好了,除了原本的難題,又多出各種文青商品。

作為單純的塑膠製品,丟棄後原本還有機會回收的,現在混了這些農業廢棄物,全部都只能送進焚化爐。

那不過只是把這些農業廢棄物,從原本可以早一點燒掉處理的階段延後到晚一點再來燒,有差嗎?要因應消費者使用習慣來設計回收機制並不容易,例如吸管本來就已經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PP,但吸管回收真正的問題是,它總是跟著其他器具一起出現,而不是單一的回收場景。

想要把吸管再分離出來去回收再製,成本耗費太高。

在這種狀況下,吸管跟一般垃圾混在一起進焚化爐,也是很自然的選擇。

怪現象三:只要這個東西送進「焚化爐」就代表罪惡,不愛地球我們現在需要更具創意的低成本回收機制,讓我們有能力將部分塑膠回收再利用,而那些不具回收經濟規模、現階段技術上無法「資源化」回收的塑膠,雖然不太令人滿意的進了焚化爐,但至少讓塑膠以「能源化」的方式再利用,減少棄置於環境的可能性。

就目前科技水準而言,焚化是最可行的做法,即便是環保意識最為先進的歐盟,在塑膠循環利用的近程規劃中,也將焚化處理取代掩埋,列為一個重要的過渡選項。

怪現象四:什麼東西都說生物可分解,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生物可分解」是最近流行在塑膠製品上的新名詞,看似成為一個新選擇,透過有機轉換,它們將成為具經濟價值、可再利用的肥料。

這種「生質材料」這幾年因為歐盟宣布將整體塑膠管制時間表提前的緣故,一大堆人都投入相關產業,但是這個材料仍然有其風險。

第一,這個商機本質上是政策開出來的,若政策一轉彎,原先的商機恐怕就成了危機,投入的資金有虧損的風險。

第二,以常用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聚乳酸)來說,回收處境並不比塑膠來得好,因為PLA也跟前面談的塑膠製品一樣,常常含有甘蔗渣、咖啡渣、竹屑等多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