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復興/鷹式飛彈部署蘭嶼恫嚇共軍的戰略微積分 | 鷹式

鷹式飛彈(國軍最後引進的改良型)最大射程對中高空目標時為45公里,對低空目標則僅約20公里,有效攔截高度為60公尺到20,000公尺。

回首頁複製連結ETtoday新聞雲|ETtodayApp|雲論粉絲團|我要投稿|我要申訴|手機版facebooktwitterLine搜尋焦點評論行動法庭政治外交兩岸觀察國防軍武司法人權財經科技教育生活健康美妍寵物當家星光影評圖文專區雲論菁英公民發聲ETtoday新聞雲>雲論2018年02月13日00:05▲蘭嶼離中共軍機繞島的航路最近,國防部決定將防空火網前推,在蘭嶼、綠島分別進駐鷹式防空飛彈。

(圖/記者陳姿吟攝/資料照)針對中共一再藉由軍機繞島長航,或經巴士海峽出入島鏈以兵威示我,並不時狂妄放話調侃文攻,國軍終於做出具體回應,以鷹式飛彈進駐綠島和蘭嶼,強化台灣東南角防空。

此舉基本上將該系統的涵蓋,向東南推進了約80公里,有效延伸對台灣東南部外海戰域的掌握。

然而,這對擦邊我防空識別區(ADIZ)的共軍戰機,究竟能否有效反制呢?鷹式飛彈(國軍最後引進的改良型)最大射程對中高空目標時為45公里,對低空目標則僅約20公里,有效攔截高度為60公尺到20,000公尺。

假設我防空識別區最接近蘭嶼的位置,在東北往西南走向斜線的中央(估算為東經122度15分,北緯21度45分),蘭嶼理論上最接近我防空識別區界線的應是該島的東南角(約東經121度36分,北緯21度59分)。

即便飛彈陣地設在那裡,兩者距離仍達83公里,超出鷹式飛彈射程甚多。

而根據國防部情報次長室助理次長2016年底在立院的答詢,共機之前繞台飛行最接近時,距離我防空識別區約70、80公里,更遠在鷹式飛彈的有效涵蓋範圍之外。

除非共軍飛機深入我防空識別區內,否則部署在綠島和蘭嶼的鷹式飛彈,應該不太可能攔截到它們。

但鷹式飛彈射不到,並不代表「鷹式系統」不能對過於接近我防空識別區的共機困擾或威嚇。

蓋國軍現役改良型鷹式系統之蒐索與追蹤照明雷逹有效距離均在100公里之譜,故若共機接近至一定距離內時,絕對可以對其鎖定威嚇。

▲鷹式飛彈為美國雷神公司於1950年代開發、服役的中程防空飛彈。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鷹式飛彈系統迄今已在國軍服役達55年,雖經多次系統性能提升、在2000年時還添購了一批162枚新型彈(據稱為具有限反飛彈能力之MIM-23K),但畢竟整體武器系統已近實用壽限,並開始以愛國者三與天弓三等新型系統汰換。

根據空軍去年的說法,鷹式飛彈預計在2020年前後將全數除役。

但這老舊裝備也有一定好處。

首先,由於鷹式飛彈(HomingAlltheWayKiller,簡稱HAWK,亦稱全程歸向殺手)顧名思義為必須全程以雷逹提供導引訊號的設計,裝備有可用來鎖定目標示警的照明雷逹,然在國軍多數新一代防空飛彈系統上均已無此(高功率照明雷逹)功能。

天弓一型系統雖也有照明雷逹,但因多以固定構型部署,移防恐需牽涉較廣,不如鷹式飛彈方便。

此外,待退系統的性能已無長期保密價值,就算照明雷逹開機鎖定共機,也不用擔心洩露電子參數。

更何況,該系統據信尚有可不啓用「戰時專備模式」(WartimeReserveMode,簡稱WARM)的方式令敵機得知已被追瞄,以達警示目的。

是以,此次前進駐防,堪稱鷹式飛彈的天鵝絕唱(SwanSong),為捍衛我領空近一甲子的老兵畫下完美生涯句點!由此可見,國防部前進部署鷹式飛彈的主要用意,顯係「對應」而非實際「反制」。

也就是說,以動作來凸顯態勢,展現不屈但又並未實體威脅到中共軍機。

抗拒恫嚇,卻又不實質尋釁,既避免擦槍走火的軍事風險,也盡量不洩露自身機密參數,堪稱煞費苦心。

▲鷹式飛彈的照明雷達能直接發射廣角扇型波束,涵蓋低高度大範圍空域,可一次發射3枚飛彈,分別自行導向目標。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此外,媒體報導國軍將以「突擊排」形式前進布署鷹式飛彈。

雖其編裝細節不得而知,但在功能上仍須完整才可具接戰能力。

每個鷹式飛彈連均係由以下裝備組成:•PAR脈衝目獲雷達一套(中/高空偵測)•CWAR連續波目獲雷達一套(低空偵測)•HiPIR高功率照明雷達2套•FDC火力管制中心一套•IFF敵我識別系統一套•飛彈發射架6座(備射彈18枚)•發電機6組•飛彈36枚•裝彈車3輛以所謂「突擊排」形式前進布署時,發射架或許可不用全員到齊,但射控系統關鍵裝備的最低基數卻不能少。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