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療音樂的科學根據 | 冥想音樂有用嗎

 癒療音樂的科學根據音樂在人類文明歷史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不但提供了美的精神享受,而且還伴隨著我們的食、衣、住、行,影響著我們的情感與生活。

當人們開始發現音樂對大自然的生物所引起的微妙作用,就開始摸索利用音樂的積極作用,來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矯正身、心上的缺陷,甚至嘗試用音樂來治療疾病。

許多心理學家都相信,音樂可以激起人們產生一種充滿感情的心理反應,這種心理反應與人們理智的思維活動很協調的結合,就是人們在性格上獲得一種身體和心理平衡的基礎──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身心平衡」。

為何音樂能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如此重要的影響呢?我們可經由人腦的構造來深入了解:大腦的兩個半球(左腦與右腦),就像兩個資訊處理的單位。

兩個都是複雜的認知系統,各自獨立而平行地處理資訊,左腦運轉意識,具體思考邏輯,判斷理解性的文字、數字等等功能;而右腦運轉創造力,有創造、想像、記憶、直覺、圖像、聲音等功能。

這兩個看似各自獨立的球體,在某些特別的情況下,需要兩者合作並行的狀態時(我們常講的理性與感性融合),就需要兩個腦半球相結合。

再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除了獨自運作著我們的左右腦,其實也經常發生左右腦合作運行的狀態。

科學家們將大腦在發出意識的訊號稱之為「腦電波」,而每一個意識狀態並不單只是以一種簡單的腦電波來代表的,它是由很多不同的腦電波波形組合而成。

腦電波主要分為四種波型:β腦波(14~100Hz):大腦以14~40周/秒的速度傳送和接收資訊,人處於外向的、意識的、感知的狀態。

這時的您睜著雙眼,十分清醒、警覺,可能還有點焦慮不安。

α腦波(8~13Hz):腦電波活動以8~13周/秒速度進行,令人鎮靜、愉快、放鬆,您不會太警覺,也不會太閒散,清楚地意識到您的思維與情感。

這是一種理想的控制緊張的狀態。

θ腦波(4~8Hz):節律減緩,內心的放鬆感轉成睡意朦朧、沉思冥想及幻想狀態。

δ腦波(5~4Hz):您已入睡,您的呼吸深入、心跳放慢、血壓和體溫下降。

我們的大腦,就像電臺一樣,在四個主要頻率或電波上工作。

這個電台對外的連絡站就是透過耳朵來接受訊號。

對左右腦而言,每一隻耳朵都是一條堅固的連接線,當一個「頻率波差」被感知到時,實際上是兩個電子化學在每一個半球上有著相同的頻率及振幅出現,這也是每一個半球的合諧運作。

音樂就是藉由聲波的震動頻率來誘發大腦的腦電波產生同化現象,近而影響身體與心理的變化,但別以為任何音樂都可達到特別的療效。

根據美德日音樂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如果我們鑒賞的音樂無法喚起大腦的α波,是無法達到相應效果的。

而對大腦最好的音樂為腦波共振類音樂。

因為它不但能活化腦神經的功能,而且對腦部的長期發展有極佳的好處。

癒療音樂的開發乃基於腦波與聲學原理而設計的。

例如,每秒震動十次的音頻會誘發同頻的腦波,也就是介於α腦波區間。

這類音樂節奏有助於放鬆身體、安撫呼吸、平靜β波振顫,並引發極易於進行新資訊學習的、舒緩的「放鬆性警覺」狀態。

癒療音樂很巧妙地根據不同神經回路通過的大腦組織,給予不同的音頻,來達成活化神經活回路的目的,使得特定的心智機能可以充分被激發出來。

更為關鍵的是,左右聲道的聲波有一特殊設計的頻率差,稱為「雙腦波差」,使得左腦與右腦的腦波成為同步,在此狀況下,人的意識狀態會改變,進入類似催眠狀態,或者說,轉移至不同的意識頻道,而產生比平常意識狀態更好的激發潛能效果。

美國知名大學,如「哈佛身心醫療學院」、「加州大學」都做過音樂對腦電波影響的實驗工作,證明特地的音樂的確能夠將人類的腦部活動帶入一個身心平衡的狀態。

人們在過去曾經透過冥想靜坐、瑜伽、自我暗示(用念力喚醒潛意識)、催眠等方法,來獲得心靈上的平衡──這些方式都有其良好功效,但藉由聆聽癒療音樂,或者將它當成一條更快速取得心靈平衡的捷徑,或者跟那些運動搭配使用,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聆聽癒聊音樂的狀態下,您的左右腦將會處在一個完美的共振狀態中,您的挫折與恐懼感將會漸漸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活力與勇氣。

癒聊音樂可以幫助您從身體緊張和心理的不安與焦慮中解放出來,當雙腦的振動頻率與音樂的振動頻率,達到一種共振的和諧狀態時,您身體的能量中心就會得到甦醒、活化,在恢復自覺意識的時候,逐漸找到您所面對的問題核心,並找到解決、平衡的方法,目前世界的許多大企業,已經開始在上班時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