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卻愈減愈肥?醫揭5大減重迷思168斷食也在列 | 減肥

他身高175公分,體重達9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1,屬中度肥胖。

他雖曾斷食減肥,但每次都撐不久,愈減愈肥,最後考慮改做減重手術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養生保健瘦身減重減肥卻愈減愈肥?醫揭5大減重迷思 168斷食也在列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14,7662021/03/04·作者/鄧桂芬·出處/康健編輯部放大字體嗜吃美食的小高(化名)年僅40歲就罹患糖尿病,主因是肥胖及不愛運動。

他身高175公分,體重達9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1,屬中度肥胖。

他雖曾斷食減肥,但每次都撐不久,愈減愈肥,最後考慮改做減重手術。

但小高查資料發現,減重手術的適應症條件之一為BMI大於35。

他為了「達標」,把自己吃胖到110公斤後才去掛號。

但他的行為,可把醫師給驚呆了。

近半數的台灣成人有減重需求事實上,像小高一樣渴望減重並回到健康體位的台灣成人不少。

依據衛福部國健署2016~2019年所做的全國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台灣18歲以上成人的過重或肥胖盛行率為47.9%,其中約22.5%的人即是肥胖,且以男性居多。

換句話說,近半數的國人有減重需求,使得減肥幾乎成了全民運動,愛美人士更是奉減肥為一生志業。

但減重不只是追求好看的體態,也是為了挽救健康。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相較於體位健康者,肥胖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7倍。

(推薦閱讀:研究:全球80萬癌症病例歸因糖尿病和肥胖)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補充,國人十大死因中也有八項與肥胖相關,除了糖尿病以外,還包括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病變、腎炎、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國健署與台灣肥胖醫學會聯合呼籲,社會應消弭對肥胖者的歧視、避免標籤化,友善正向的氛圍才能促使肥胖者願意求助。

圖片來源/鄧桂芬攝)減肥屢戰屢敗 可能卡在這些迷思既然如此,為何很多民眾都像小高一樣,減肥屢戰屢敗,總是看不到成效?根據國健署和台灣肥胖醫學會於3月4日世界肥胖日前夕共同辦理的記者會內容,可歸納整理出國人的減重五大迷思。

打破迷思,才有機會瘦回健康體態。

廣告迷思一:設定錯誤的減重計劃太多人設定不可能的目標,例如想一次減掉20公斤,因此就開始過度節食,或做大量的激烈運動。

楊宜青指出,減肥方法太激烈,儘管體重可能因熱量消耗而迅速減去,卻因無法維持長久同樣的方式,也會造成體重急速反彈,無法真正瘦身,俗稱溜溜球效應。

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張皓翔表示,務實的減重計劃需設定期限,以3~6個月為期進行,因為減重時間拉得太長容易疲乏,壞了計劃。

此外,每次進行應以減掉原本體重的5~10%為目標,再透過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逐步達標。

「理論上,務實的減重計劃可月瘦1到2公斤。

」但倘若減重成果不彰,也不建議直接吃藥治療。

張皓翔說,醫療團隊會找出是計劃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說不定只是患者的飲食控制沒做好,「揪出被忽略的環節就有機會改善。

」迷思二:太依賴短期見效的減重方法幾年前流行生酮飲食,與日本減肥法達人桐山秀樹所提倡的斷醣食相似,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以蛋白質及脂肪作為熱量的主要來源。

最近則風行168間歇性斷食,每天只在8小時內進食,剩下的16小時必須持續空腹,只能喝水、無糖茶、或黑咖啡。

(推薦閱讀:間歇性斷食是長久之計?營養師:亂吃就沒效)廣告無論是生酮飲食或168間歇性斷食,網路流傳的「特殊減肥法」都稱可短期見效,也永遠比正統減肥法受歡迎。

但楊宜青不諱言,特殊減肥法不易持之以恆,「美食當前,你嘴巴真的能一直緊緊閉著嗎?」反而容易使減重破功。

賈淑麗強調,能維持長久體重控制的正確方法,仍是老生常談的「健康吃、快樂動」。

也就是每天吃足量的蔬果,維持健康均衡飲食,並且每週規律運動3次以上。

她說,想要更有動力地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嘗試揪團運動吧!」迷思三:迷信來路不明或誇大效果的偏方相同地,部分民眾寧可相信電視或網路廣告宣稱的減肥聖品,也不願意少吃多動。

楊宜青說,診間看過太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